|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詩 / 作者:蘇轍 |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
重山復江,魚鳥之鄉。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
禮失不知,習為舊常。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詩解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詩》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
重山復江,魚鳥之鄉。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
禮失不知,習為舊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轍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禮儀道德的憂慮。詩中描述了高安地區位于南方,與豫章分開,山高水重,是魚鳥的棲息之地。然而,這里的民風淳樸而不文明,官吏也懶散怠慢。人們對禮儀的重視已經喪失,陳舊的風俗成為了習以為常。
賞析:
蘇轍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現狀,通過對高安地區的描寫,反映了朝廷官吏對地方的疏忽和怠慢,以及人們對禮儀文化的忽視。詩中的"高安"象征著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它被分割成與豫章不同的地方,山川壯麗,自然環境優美,宛如魚鳥的樂園。然而,現實中的高安卻是社會風氣淳樸卻不文明,官吏們懶散怠慢,人們對禮儀的重要性已經模糊不清。這種對現實社會的批評,體現了蘇轍對道德倫理的關注。
整首詩言簡意賅,表達了蘇轍對時代的關切和對社會風氣的擔憂。它通過對地方風俗和官吏行為的描寫,展現了對禮儀道德的思考。這首詩具有歷史背景,同時也具有普遍的人文關懷,引發讀者對社會價值觀念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