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三首 / 作者:蘇轍 |
燕窠泥土一春銜,慚愧封侯止立談。
舊隱尚聞存竹徑,歸休但要葺茅庵。
釣船夢想沿溪泛,酒盞遙思向日酣。
強欲遲留依幕府,吳公行恐召河南。
|
|
再和三首解釋:
《再和三首》是蘇轍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窠泥土一春銜,
燕子建筑的泥巢,經過一個春天才完成,
它不禁感到慚愧,因為它只能在家中搬運泥土,無法騰飛到更高的地方。
慚愧封侯止立談。
它羞愧地感到自己只能在低下的位置上修建巢穴,無法成為封侯的鳥類。
舊隱尚聞存竹徑,
尚能聽到舊時隱士的住處還有竹子的聲音,
這些隱士們仍然在竹林中修行,追求道義。
歸休但要葺茅庵。
我要歸隱休息,但只要有機會,我還是會修建茅草的庵堂,
像隱士們一樣,追求心靈的寧靜和安寧。
釣船夢想沿溪泛,
我夢想著坐在釣船上,在溪流上漂流垂釣,
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和清新。
酒盞遙思向日酣。
我舉起酒杯,遙想著飲酒的美好時光,
向往著酣暢淋漓的生活。
強欲遲留依幕府,
雖然我有強烈的欲望,但我會遲遲留在官府依附,
要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權勢所左右。
吳公行恐召河南。
我擔心吳公會來召喚我去河南,
因為我害怕被迫離開我的家鄉。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的思考和內心的情感。他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慚愧,渴望追求更高的志向和理想,但又面臨著現實的限制和困擾。他渴望歸隱田園,追求寧靜和自由,同時也向往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如釣船垂釣和飲酒作樂。然而,他同時也擔心被官府召喚而離開他心愛的家鄉。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內心的糾結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他作為文人官員的獨特境遇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