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柏軒 / 作者:蘇轍 |
筑室城市間,移柏南澗底。
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
崎嶇脫巖石,擁塞出棼翳。
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
秋來采霜葉,咀嚼有余味。
苦澀未須嫌,愈久甘如薺。
|
|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柏軒解釋: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柏軒》是宋代文學家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筑室城市間,
移柏南澗底。
山林夙所尚,
封植聊自寄。
崎嶇脫巖石,
擁塞出棼翳。
上承清露滋,
下受寒泉惠。
秋來采霜葉,
咀嚼有余味。
苦澀未須嫌,
愈久甘如薺。
詩意:
這首詩詞描寫了蘇轍在益昌官舍柏軒的居所,他在城市間建造了自己的房屋,并移植了柏樹,使得這里的環境充滿了山林的氛圍。蘇轍感慨萬千,他覺得自己的選擇寄托了他對山林的喜愛和向往。盡管柏軒所處的地勢崎嶇,山石環繞,但它也因此擺脫了塵世的紛擾,獨立而高貴。在這里,柏軒上方接受著清晨的露水滋潤,下方受到寒泉的滋養。秋天來臨時,蘇轍采摘霜葉,品味著它們帶來的獨特滋味。盡管這些葉子可能有些苦澀,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變得越來越甘美如薺。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轍對自然山林的熱愛和向往之情,通過描述自己的居所,他表達了對寧靜和純粹的追求。柏軒作為他的居住之地,不僅給他提供了一個回歸自然的環境,還使他感受到了山林的優雅和高貴。作者通過描繪柏軒的自然環境和接受天然滋養的形象,表達了對純凈和清新生活方式的向往。
詩中的“秋來采霜葉,咀嚼有余味”的描寫,展示了蘇轍對自然之美的品味,他從自然中汲取養分,感受到其中的獨特滋味。雖然這些葉子可能有些苦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變得越來越甘美,這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經歷中的成長和品味的過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作者對自然山林的追求和向往,表達了對寧靜和純凈生活的渴望。通過對柏軒的描述和自然元素的運用,詩中透露出一種對自然美和人生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給人以寧靜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