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葺遺老齋二首 / 作者:蘇轍 |
為留十步南墻竹,莫怪門前鳥雀多。
陋巷何妨似顏子,勢家應未奪蕭何。
詩書懶惰何曾讀,氣息調勻不用呵。
多病從來少賓客,杜門今復幾人過。
|
|
初葺遺老齋二首解釋:
《初葺遺老齋二首》是宋代文人蘇轍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展現了他的淡泊、清貧的生活態度。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為留十步南墻竹,
莫怪門前鳥雀多。
陋巷何妨似顏子,
勢家應未奪蕭何。
詩書懶惰何曾讀,
氣息調勻不用呵。
多病從來少賓客,
杜門今復幾人過。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詩人居住的地方,他在初葺遺老齋時選擇保留了南墻上的竹子,這里的鳥雀紛至沓來,因此他對門前鳥雀的多寡并不感到奇怪。
詩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一個陋巷,但他并不介意這種環境,認為與古代名士顏子的境遇相似,因為顏子也生活在寒微的環境中,但仍能保持自己的志向和風采。他堅信自己雖然來自平凡的家庭,卻未被富貴所剝奪,這種勢力無法奪走他的志向,就像當年的蕭何一樣。
詩人承認自己在詩書方面比較懶散,沒有用心去學習,但他認為這并不重要。他的呼吸自然平和,不需要刻意調整。他一直以來病痛纏身,幾乎沒有賓客光顧,如今他再次關閉大門,幾乎沒有人來訪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淡泊名利、寧靜自在的生活態度。他不追求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是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我修養。他以顏子和蕭何為榜樣,表達了自己身處逆境時依然堅守自己志向的決心。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淡然從容的生活情調,展示了詩人的獨立精神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