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葺居五首 / 作者:蘇轍 |
竹林失蕃養,春筍日瑣細。
草蔓半縈纏,樗櫟互虧蔽。
已令具刀鐮,稍俟秋霜厲。
欲成林下飲,更種園東地。
|
|
葺居五首解釋:
《葺居五首》是蘇轍的作品,描繪了竹林的衰敗和作者對于重新營造竹林的愿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竹林失去了原本茂盛的生機,春天長出的竹筍也越來越細小。
草蔓在竹林中蔓延,纏繞在竹子上,而樗櫟(一種樹木)相互糾纏,掩蓋了竹子的光彩。
已經準備好了刀和鐮刀,只等待秋天的嚴寒霜凍。
渴望在竹林下享受飲酒的樂趣,又計劃在園子東側種植新的竹林。
詩意和賞析:
《葺居五首》這首詩詞以竹林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竹林衰敗的憂慮和對重建竹林的愿望。竹林原本生機勃勃,但現在失去了往日的繁茂景象,竹筍也變得瘦小無力。草蔓和樗櫟的生長掩蓋了竹子的美麗,竹林的景色變得凌亂而不清。然而,作者并沒有放棄,他已經準備好了工具,等待秋天的來臨,希望能夠通過修剪和重新種植來重建竹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竹林的衰敗和作者的努力,表達了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的關注和維護的意識。竹林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被賦予了堅韌、純潔和高尚的形象。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竹林的生機,同時也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悟,抒發了作者對竹林的熱愛和對環境的關切。同時,它也呼應了宋代文人重視自然和修養的文化風氣,反映了時代背景下的社會情感和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