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 / 作者:蘇轍 |
上元車馬正喧喧,老病無聊長掩門。
不著繁燈眩雙目,獨邀明月上前軒。
跏趺默坐聞三鼓,寂寞誰來共一樽。
已覺城中塵土臭,急將清雨洗乾坤。
|
|
上元解釋:
《上元》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元車馬正喧喧,
老病無聊長掩門。
不著繁燈眩雙目,
獨邀明月上前軒。
跏趺默坐聞三鼓,
寂寞誰來共一樽。
已覺城中塵土臭,
急將清雨洗乾坤。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蘇轍在上元節時的心情和感受。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農歷一月十五日,也是元宵節。詩中表達了作者年老疾病纏身,感到無聊與孤獨的心境。他關上門窗,不參與熱鬧的車馬喧囂,也不被繁華燈火所迷。相反,他獨自邀請明月到自己的軒窗前,享受寧靜和寂寞。
在這個安靜的夜晚,作者跏趺坐著,靜靜地傾聽著遠處傳來的三鼓聲,思考著人生的寂寞和無常。他渴望有人能與他一同分享這孤獨的時刻,一同品味美酒。
然而,作者已經感覺到城市的喧囂和塵土的氣息,使他感到厭倦和倦怠。因此,他迫切地希望清雨能洗滌大地,凈化塵世的煩擾,帶來寧靜與清新。
賞析:
這首詩以蘇轍獨特的筆觸表達了一種與世隔絕的心境。作者通過對比上元節的繁華與自己的孤獨,展現了內心的寂寞和無奈。他選擇關上門窗,拒絕參與喧囂,而是邀請明月作伴,以尋求一種內心的寧靜。
詩中的跏趺默坐和聞三鼓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寂寞的體悟。他渴望有人能與他共同分享這份孤獨,共同品味美酒,以減輕內心的寂寞之感。
最后,作者借助雨水的洗滌,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清新寧靜的向往。這種對清雨的期盼,也可以視為對心靈的凈化和對社會紛擾的抗拒。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內心的孤獨和對寧靜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疲憊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這種獨特的情感和境界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意蘊,給讀者帶來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