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 / 作者:蘇轍 |
墻北史居士,掛冠心轉閑。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
|
|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解釋: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北史居士,掛冠心轉閑。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史文通的贈詩,史文通是住在墻北的隱居者。詩人蘇轍在詩中表達了對史文通的贊賞和思念之情。史文通掛起了他的官帽,心中的煩憂轉而變得寧靜。然而,他的離世使人們感到惋惜,深夜時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這里。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史文通的境況和詩人的情感。史文通是一個隱居的士人,他摒棄了塵世的名利,過著寧靜的生活。他掛起了自己的官帽,意味著他已經舍棄了功名利祿的追求,內心轉而尋求自我的寧靜和悠閑。這種境界令人欽佩,也引起了他周圍人的驚訝和稱贊。
然而,史文通的離去給人們帶來了遺憾和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在深夜時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這里。這種描寫加深了對史文通的懷念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思念和敬意。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史文通的容顏。白雪微微侵入他的鬢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而丹砂則是他面上的紅暈,象征著他的健康和長壽。這種描寫展現了史文通的風采和品質,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美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蘇轍對史文通的期望。詩人希望史文通能夠追求道德修養和境界的提高,開啟通往智慧和真理的道路。詩中的“徑開關”可以理解為通向道路的門徑,詩人期待著能夠與史文通共同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真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史文通的隱居生活和詩人對他的思念和贊美。通過對史文通的描寫,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境界和智慧追求的思考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