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舍胸有鸂鶒遺二宣二首 / 作者:蘇轍 |
半畝清池藻荇香,一雙鸂鶒競悠揚。
來従碧澗巢安在,飛過重城毋自將。
野鳥似非官舍物,宰君昔是釣魚郎。
直言愧比奇章老,得縣無心更激昂。
清池定誰至,鸂鶒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従交長細鱗。
|
|
官舍胸有鸂鶒遺二宣二首解釋:
《官舍胸有鸂鶒遺二宣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半畝清池藻荇香,
一雙鸂鶒競悠揚。
來従碧澗巢安在,
飛過重城毋自將。
野鳥似非官舍物,
宰君昔是釣魚郎。
直言愧比奇章老,
得縣無心更激昂。
清池定誰至,
鸂鶒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
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
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
従交長細鱗。
中文譯文:
一片面積約半畝的清池,水面上長滿了花藻和香草。
一對鸂鶒在水中競相飛舞,歌聲優美動聽。
它們是從碧澗里飛來的,安家于這座重重城池之上,卻毫不畏懼。
野鳥似乎不是屬于官舍的物品,而宰相昔日卻是一個釣魚的普通人。
他直言不諱地感到自愧不如奇章老人,但他在擔任縣官時卻意志堅定,更加激昂。
清池之中是誰到來,
鸂鶒自然而然地馴服。
它們知道我并沒有傷害它們的意圖,
所以它們喜歡并信任我。
它們安靜地棲息在橋的陰涼處,
頻繁地去往島外。
我不要吃游魚的子嗣,
只與養育長大的脆嫩小魚交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官舍里有一片清池,水面上長滿了花藻,其中有一對鸂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飛舞,歌聲悠揚動聽。詩中通過對鸂鶒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自由。鸂鶒是一種優雅的水鳥,能夠在水中翱翔自如,象征著自由和靈性。
詩的第二部分提到了野鳥和宰相,野鳥被認為不屬于官舍,而宰相過去是一個普通的釣魚人。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官職的束縛和社會壓力。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表達了對鸂鶒的喜愛和保護之情。他覺得鸂鶒自然而然地來到官舍,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它們信任和喜歡作者。作者自愿與小魚為伍,不去捕食游魚的子嗣,展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溫情。
整首詩以清幽的官舍為背景,通過對鸂鶒和自然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詩詞運用了精細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以及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情趣。整首詩流暢自然,表達了對自由和詩意生活的追求,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