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 / 作者:蘇轍 |
晚歲官仍困,終身恥自言。
廉明漢循吏,仁愛鄭公孫。
赤縣朝稱理,衡山德共尊。
遠人應罷市,處處有遺恩。
|
|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解釋: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是蘇轍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晚年擔任官職仍然困頓,
終身感到羞恥難以開口。
像廉明的漢代官吏那樣,
像仁愛的鄭國孫那樣。
在赤縣朝廷被稱為理想,
在衡山德行被共同尊重。
遠方的人們應當停止市井的喧囂,
到處都有你所留下的恩德。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他已故的友人,名叫伯郎中,是一位曾擔任提刑官的官員。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伯郎中的懷念之情和對他為官清廉、仁愛的品德的贊美。蘇轍在詩中借用了歷史典故,將伯郎中的行為與古代廉明的漢代官吏和仁愛的鄭國孫相比較,以突顯他在赤縣朝廷和衡山地區的崇高聲望和對人民的貢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伯郎中的品質和他對人民的影響。蘇轍通過對比伯郎中和歷史上的杰出官吏,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令人敬佩的行為。詩詞中的“晚歲官仍困”表達了伯郎中在晚年仍然面臨困境的境況,而“終身恥自言”則表明他對自己的表現感到羞恥。蘇轍通過這些描寫,強調了伯郎中在官場中的廉潔和他對人民的關愛。
詩詞的后半部分則提到了伯郎中在赤縣朝廷和衡山地區的聲譽和影響力。他被認為是理想的官員,同時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推崇。蘇轍通過這些贊美,進一步強調了伯郎中的卓越品質和他在地方政府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兩句“遠人應罷市,處處有遺恩”則表達了伯郎中離世后人們對他的懷念和感激之情。他留下的恩德遍布各地,人們應當停止喧囂,銘記他的貢獻。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已故官員伯郎中的贊美,展現了他的崇高品質和對人民的貢獻。蘇轍以簡練的語言和明確的形象,揭示了伯郎中的美德和他在人們心中的卓越地位,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