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子正旦 / 作者:蘇轍 |
百歲行來已七分,筋骸轉覺不如人。
法傳心地初投種,雨過花開不待春。
識路一時如有得,到家諸事本非新。
舊陳芻狗今無用,付與時人藉兩輪。
|
|
戊子正旦解釋:
《戊子正旦》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歲行來已七分,
筋骸轉覺不如人。
法傳心地初投種,
雨過花開不待春。
識路一時如有得,
到家諸事本非新。
舊陳芻狗今無用,
付與時人藉兩輪。
詩意: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身的感慨為主線,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自身境遇的感嘆。通過對百歲行人的描繪,詩人認識到自己已經老去,身體漸漸衰弱,感覺不如年輕人健壯。然而,他也意識到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心地與智慧的傳承不會因年齡的增長而停止。他用雨過后花開的景象來比喻自己的心智仍然保持著生機和活力,不需要等待春天的到來。
詩人進一步表達了對自己經歷的深諳和對人生的深刻領悟。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對事物的認知和把握也更加得心應手。然而,當他回到家中時,發現家里的事情并沒有太多的新意,似乎一切都在重復。他將過去的經驗和智慧比作舊陳的芻狗,不再有太多的用處,將其交給時人,讓他們借助這兩輪(指車輪)來行駛自己的人生之路。
賞析:
《戊子正旦》以蘇轍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詩人通過對自身年齡的感慨,揭示了時光的無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喪,而是通過對心智和智慧的傳承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象的比喻,如雨過花開和春天的到來,以強調生命的不息和生機的延續。
詩人對自己經歷和人生的領悟也是詩詞的重要內容。他通過對正確道路的認知和對事物的深刻把握,展現了自己的智慧和成熟。然而,他也提醒人們,即使經驗豐富,也不應停止學習和傳承。將舊陳的智慧交給時人,象征著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傳遞給后人,讓他們能夠借助這些寶貴的財富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人生和智慧的深刻思考,傳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傳承的重視。它以簡練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令人思索其中的哲理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