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柳子玉地爐 / 作者:蘇轍 |
鑿地泥床不費功,山深炭賤火長紅。
擁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
寵辱兩忘輕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
遙知麻步無人客,寒夜清樽誰與同。
|
|
和柳子玉地爐解釋:
《和柳子玉地爐》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鑿地泥床不費功,
山深炭賤火長紅。
擁衾熟睡朝衙后,
抱膝微吟莫雪中。
寵辱兩忘輕世味,
冰霜不到傲天工。
遙知麻步無人客,
寒夜清樽誰與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他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在閑適的生活態(tài)度和超然世俗的心境。詩中主要表達了幾個主題:自然與人工對比、寵辱不驚、獨立自足的生活和清靜的夜晚。
賞析:
首先,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山中建造簡陋的泥床,但卻不需要費力勞動。這一描寫表達了自然環(huán)境的恬靜和與自然的和諧關(guān)系。
其次,詩中提到深山的炭賤火長紅,暗指深山中的木炭供應(yīng)充足,生活富裕,使火長久不熄滅。這一描寫與作者的自在閑適生活態(tài)度相呼應(yīng),突顯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接著,詩中描寫了作者在舒適的被褥中熟睡,直到朝廷衙門開啟。這一描寫暗示了作者遠離塵囂、不受外界干擾的寧靜生活。
然后,詩中提到作者在冬雪中抱膝微吟。這一描寫表達了作者在靜謐的自然環(huán)境中,享受獨處時的自我思索和吟詠的樂趣。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寵辱不驚的心態(tài)和超然世俗的情懷。作者說自己能夠忘卻對世俗的恩寵和羞辱,對人世間的名利不以為然。他自詡為傲天的工匠,不受外界的冷嘲熱諷所動。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寒夜中獨自品酒的情景。他提到清樽,意味著自飲寡歡。這里的“誰與同”表達了作者清夜中的孤獨感,也體現(xiàn)了他超然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自在閑適、超然世俗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展現(xiàn)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獨立自足生活的追求,同時表達了他對名利的淡然態(tài)度和對孤獨的接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