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 / 作者:蘇轍 |
山色潮聲四面來,城中金碧爛成堆。
不愁門外嚴扃鎖,終日憑欄未擬回。
湖色蒼蒼日向斜,煙波萬狀不容滉。
畫船人去浮紅葉,石徑僧歸躡白蛇。
樓觀爭高不計層,雍雍過雁自相應。
錢王舊業依稀在,歲久無人話廢興。
荷葉初乾稻穗香,驚雷急雨送微涼。
晚晴稍放秋山色,洗卻濃妝作淡妝。
白酒傾漿膾斫紅,晝游未厭月明中。
樓高只辨聽歌鼓,不見游人轉似蓬。
|
|
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解釋:
《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色潮聲四面來,
城中金碧爛成堆。
不愁門外嚴扃鎖,
終日憑欄未擬回。
湖色蒼蒼日向斜,
煙波萬狀不容滉。
畫船人去浮紅葉,
石徑僧歸躡白蛇。
樓觀爭高不計層,
雍雍過雁自相應。
錢王舊業依稀在,
歲久無人話廢興。
荷葉初乾稻穗香,
驚雷急雨送微涼。
晚晴稍放秋山色,
洗卻濃妝作淡妝。
白酒傾漿膾斫紅,
晝游未厭月明中。
樓高只辨聽歌鼓,
不見游人轉似蓬。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色和潮聲從四面八方涌來,
城中的金碧繁華堆積如山。
我不擔心門外的嚴密鎖鏈,
整日倚欄桿,心意未曾回歸。
湖水呈蒼蒼之色,陽光斜射下來,
煙波千姿百態,變幻莫測。
畫船帶著人們離去,漂浮在紅葉上,
石徑上的僧人歸來,踏著白色的蛇。
樓閣爭相高聳,不計算層次,
雁兒陣陣呼嘯,相互呼應。
曾經的錢王的舊業模糊地存在著,
多年過去,無人談論廢興之事。
荷葉初干時,稻穗散發著香氣,
驚雷和急雨帶來微涼之感。
晚晴漸漸散去,秋山的色彩顯露出來,
洗凈濃妝,妝容變得淡雅。
白酒傾倒,漿汁斬破紅色,
白天游玩未曾厭倦,月明時分依然活躍。
樓高只能辨別出歌聲和鼓點,
看不見游人,仿佛轉瞬即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蘇轍站在望海樓上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山色、潮聲、湖水、紅葉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象和變幻莫測的美感。與此同時,城中的繁華景象和歷史的榮辱也在詩中得以呈現。
作者通過描寫望海樓高聳的景象,表達了對于高處的追求和追尋,同時也流露出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贊嘆之情。詩中也暗含對于時光流轉和歷史更迭的感慨,以及對于過去輝煌事物的懷念。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荷葉初干、驚雷急雨、晚晴等場景,將詩情轉向秋天的變化和淡雅。詩中的白酒、晝游、月明等詞語,展示了作者對于逍遙自在、快樂享受生活的態度,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于現實中繁華煩擾和塵世紛擾的回避。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城市景觀,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于歷史榮光的懷念,同時也抒發了對于現實紛擾的回避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蘇轍是宋代文學家、政治家,他的詩詞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主題,筆觸清麗流暢,意境深遠。這首詩詞《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蘇轍對于自然之美和追求自由的情感,同時也透露出對于歷史榮辱和現實紛擾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值得品味和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