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陳適齊戲題 / 作者:蘇轍 |
庠齋三歲最無功,羞愧宣王祿萬鐘。
猶欲談經誰復信,相招執龠便須従。
陳風清凈眠真足,齊俗強梁懶不容。
久爾安閑長自怪,此行磨折信天工。
|
|
自陳適齊戲題解釋:
《自陳適齊戲題》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庠齋三歲最無功,
羞愧宣王祿萬鐘。
猶欲談經誰復信,
相招執龠便須従。
陳風清凈眠真足,
齊俗強梁懶不容。
久爾安閑長自怪,
此行磨折信天工。
中文譯文:
在庠齋讀書三年來,我沒有取得任何成就,
羞愧地看著宣王得到萬鐘的祿位。
我仍然想談論經書,但是誰還相信呢?
相互邀請拿起琴簫,須從而行。
陳風的寧靜使我能夠獲得真正的滿足,
而齊國的俗氣和強梁則不容許我。
我長期以來一直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
這次旅行的磨難讓我相信這是上天的安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在讀書學習中的挫折和迷茫。他在庠齋讀書三年卻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對自己感到羞愧,同時又感到宣王得到高官厚祿的對比。他仍然渴望能夠與他人討論經書,但是周圍的人卻不再相信這些。他希望能夠與其他人一起演奏琴簫,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詩中提到的陳風和齊俗是兩個地方的對比。陳風代表寧靜和純凈的環境,使人能夠專心學習,而齊俗則代表俗世的浮躁和勢力,不容許蘇轍發展。蘇轍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但是他在這次旅行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這讓他開始思考這是否是上天的安排。
整首詩詞透露出作者對自己學業成就的失望和對社會現實的疑問。他渴望在學術上有所成就,但卻受到了各種限制和困擾。這首詩詞反映了蘇轍內心的掙扎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展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