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 / 作者:蘇轍 |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自登州來守此邦。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fù)用,懼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詔書移牧河間,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雖公亦將留焉而不可得也。
于是數(shù)與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將復(fù)老于此。
”酒酣,賦詩以別,従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為詩,所至成編,及來此邦而未嘗有所為,故尤貴之。
遂相與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東來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談笑萬事畢,樽罍眾客俱。
高情生遠(yuǎn)岫,清興發(fā)平湖。
坐使羈游士,能忘歲月徂。
縱歡真樂易,恨別不須臾。
廟幄新謀帥,河間最近胡。
安邊本余事,清賞信良圖。
應(yīng)念茲園好,流泉海內(nèi)無。
|
|
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解釋: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從登州來守護(hù)這個國家。
愛他的山水泉石的勝利,安然有久留之意。
這國家的人,安公的恩惠,也希望您的時間在這里了。
自從它開始到,而人民知道他們正準(zhǔn)備重新任用,恐怕他不能很久了。
明年二月,詔書移牧河,國家的父兄都惋惜他的離去。
雖然您也將留在那里,不可能的啊。
于是多次和他的同事燕在湖上,說:“北方到安,我將恢復(fù)老在這。
”飲酒,賦詩而分別,跟著而作的三人。
你平日喜歡寫詩,所到成書,當(dāng)來到這個地方,不曾有所為,所以特別貴的。
就與刻在石頭,以滿足國人的思考了。
東來也靠什么,您這分符。
談笑萬事畢,很多客人都酒杯。
高情生遠(yuǎn)帕,清發(fā)動平湖。
坐讓羈游說之士,不能忘記歲月逝去。
縱歡真快樂容易,遺憾告別不一會兒。
廟在新計劃率,河間最近胡。
安邊本其他的事,清賞相信良策。
應(yīng)念念園好,泉水海內(nèi)沒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