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致仕王景純寺丞 / 作者:蘇轍 |
灊山隱君七十四,紺瞳綠發(fā)初謝事。
腹中靈液變丹砂,江上幽居連福地。
彭城為我住三日,明月滿船同一醉。
丹書細字口傳訣,顧我沉迷真棄耳。
年來四十發(fā)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訪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
|
贈致仕王景純寺丞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宋代所作,名為《贈致仕王景純寺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灊山隱君七十四,
紺瞳綠發(fā)初謝事。
腹中靈液變丹砂,
江上幽居連福地。
彭城為我住三日,
明月滿船同一醉。
丹書細字口傳訣,
顧我沉迷真棄耳。
年來四十發(fā)蒼蒼,
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訪灊山居,
慎勿逃人改名字。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給仙山隱士王景純寺丞的贈詩。詩中描繪了王景純的仙山隱居生活和與蘇轍的交情。王景純已經七十四歲,他的眼睛如藍寶石般明亮,綠發(fā)初露衰老的跡象。他體內的精氣化為丹砂,居住在江邊的幽靜之地,與福地相連。蘇轍曾在彭城與他共度三天,一同在滿月下飲酒作樂。王景純將他的仙書和秘傳口訣傳授給蘇轍,使他沉迷其中,真心拋棄了塵世的煩惱。多年來,蘇轍四十歲的頭發(fā)已經蒼蒼,開始渴望尋求仙山的修煉法門來挽回他的憔悴。他告誡王景純,如果未來有一天他前來拜訪仙山,務必小心,不要被追尋者發(fā)現(xiàn)并改變他的名字。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王景純的敬佩和對仙山隱士生活的向往。王景純被描繪為一位隱居的仙人,擁有超凡的能力和知識,而蘇轍則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指點和幫助,以擺脫塵世的壓力和困擾。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王景純眼睛的紺瞳代表著他的精神和智慧,綠發(fā)初謝則象征著老去和衰退。腹中靈液變丹砂表示王景純修煉有成,具備了超凡的能力。江上幽居連福地暗示他的隱居之地與福地相連,享受著祥和的環(huán)境。
詩詞中還表達了蘇轍對仙山修煉之法的向往和對王景純的感激之情。他將王景純傳授給他的仙書和口訣視為寶貴的禮物,沉迷其中,摒棄了塵世的迷戀。然而,歲月的流逝使得蘇轍感到自己的衰老和憔悴,他希望能夠尋求仙山的修煉法門,以改變自己的狀況。
整首詩詞以隱居仙山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王景純的贊美和仰慕,表達了蘇轍對仙人生活和超凡境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得到王景純的指點和幫助,從而尋求到改變自己困頓狀態(tài)的方法。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仙山隱士的形象,同時融入了對友情和人生追求的思考。通過對仙山隱居生活的描述和對王景純的贊美,詩詞傳遞了對純粹、高尚生活的向往,并表達了蘇轍對修身養(yǎng)性、超越塵世的渴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