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貢父登黃樓懷子瞻二首 / 作者:蘇轍 |
青山開四面,白水繞三禺。
野闊時聞籟,人閑舊據(jù)梧。
畫船留上客,遺跡問田夫。
事少日常飲,才疏世未須。
決河初薦至,勝事偶相俱。
燕子卑無取,滕王遠可橅。
飛濤隱睥睨,落日麗浮圖。
同舍新持節(jié),專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駕,已放下淮艫。
試問登消暑,如何楚與吳。
〈吳興有消暑樓。
|
|
次韻劉貢父登黃樓懷子瞻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次韻劉貢父登黃樓懷子瞻二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山開四面,
白水繞三禺。
野闊時聞籟,
人閑舊據(jù)梧。
畫船留上客,
遺跡問田夫。
事少日常飲,
才疏世未須。
決河初薦至,
勝事偶相俱。
燕子卑無取,
滕王遠可橅。
飛濤隱睥睨,
落日麗浮圖。
同舍新持節(jié),
專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駕,
已放下淮艫。
試問登消暑,
如何楚與吳。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世間短暫的歡愉和自己的無奈之情。
詩中描繪了四面青山環(huán)繞、白水繞行的自然景色,意味著大自然的壯麗和遼闊。野外的廣闊空間中傳來美妙的聲音,而人們閑暇時依然守舊地坐在梧桐樹下。畫船停留著訪客,詢問遺跡的農(nóng)田夫婦,詩人表達了對于歷史和人文遺跡的關注。
詩人自稱才疏世未須,意味著自己在文才和社會地位上都不重要。然而,他提到河流的改道和勝利的事情偶爾同時發(fā)生,暗示了世事的無常和人事的渺小。燕子是卑微的,無法得到,而滕王在遠方,也無法接近。這些形容詞的運用,強調(diào)了人的欲望和現(xiàn)實的距離。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波濤隱約可見,落日照亮著漂浮的圖景,這是對于自然景色的更進一步的描繪。然后,詩人提到與他同住的人新近獲得官職,敢于急促地呼喊自己的名字,而他自己未曾迎接行部駕,卻已經(jīng)放下了淮河上的船只。這部分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邊緣化和無法追求名利的無奈。
最后兩句詩疑問了登上消暑樓的人,問他如何能夠同時兼顧楚國和吳國的事務。這是對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平衡和處理各種事物的反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事無常、個人追求的無奈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