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毛國鎮夜飲 / 作者:蘇轍 |
風格照人華省郎,江山繞郭古仙鄉。
漫傳鉛鼎八百歲,未比金釵十二行。
不動歌聲人已醉,旋聞詩句夜初長。
簿書撥盡知余力,道院清虛頃未嘗。
|
|
過毛國鎮夜飲解釋:
《過毛國鎮夜飲》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格照人華省郎,
江山繞郭古仙鄉。
漫傳鉛鼎八百歲,
未比金釵十二行。
不動歌聲人已醉,
旋聞詩句夜初長。
簿書撥盡知余力,
道院清虛頃未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毛國鎮夜間飲酒的情景。他在這個古老的仙境般的城鎮中感受到了自然風光的美麗,同時也感嘆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他的心境在歌聲中變得安靜,但在詩句中又重新煥發出活力。他在讀書中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卻從未有機會體驗到道院中的寧靜與虛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蘇轍在毛國鎮夜飲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首先,蘇轍運用了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繪,將毛國鎮形容為一個古老的仙境,江山環繞著城墻,給人一種神秘而美麗的感覺。其次,他以鉛鼎和金釵作為象征,對比了歲月和人生的短暫。鉛鼎象征歲月的長久,而金釵則代表女子的青春之短暫。這種對比突顯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接著,詩中的"不動歌聲"和"旋聞詩句"表達了作者在飲酒后的心境轉變。他在歌聲中已經醉倒,心境平靜安寧,但在詩句中他重新恢復了清醒,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和力量。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在讀書中消耗了精力,但從未有機會體驗到道院的寧靜和虛無。這種對比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和追求,同時也抒發了對修身養性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對比歲月和人生、表達內心變化和追求,展示了蘇轍對生活、藝術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既有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繪,又蘊含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是一首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