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仙亭晚飲 / 作者:蘇轍 |
落日欲沒多云煙,南山暝鴉歸北山。
樓臺城上半明滅,燈火橋頭初往還。
江西八月熱猶在,坐中遷客頭欲班。
何時解網聽歸去,黃花白酒疏籬間。
|
|
披仙亭晚飲解釋:
《披仙亭晚飲》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夕陽漸漸落下,多云煙將它遮掩,
南山上的烏鴉飛回北山。
城樓和臺階上的燈火,時隱時現,
橋頭的燈光初次往來。
江西的八月依然炎熱,
坐在座中的客人憂心忡忡。
何時才能解脫束縛,傾聽歸去的聲音,
在黃花和白酒之間,放松身心。
詩意:
《披仙亭晚飲》描繪了一個夏日傍晚的景象。詩人蘇轍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于炎熱夏季的感受以及對自由、寧靜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夕陽被云煙遮掩、烏鴉歸巢的場景,表達了一種寂寥和凄涼的意境。同時,城樓上的燈火和橋頭的燈光的明滅不定,給人一種模糊和不確定的感覺。詩人坐在座中,思緒萬千,渴望解脫束縛,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黃花和白酒之間的寧靜與放松。
賞析:
《披仙亭晚飲》以蘇轍獨特的寫景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達了對于自由和寧靜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落日和云煙、南山和北山、明滅的燈火等對立的形象,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表現力。同時,詩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也通過詩中的客人形象得到了體現。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傳達了詩人蘇轍對于自由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人生困境的思考和追問。
詩中的黃花和白酒象征著寧靜和放松,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繁雜的世事和束縛的厭倦,希望能夠找到一片寧靜的心靈凈土。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意境的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自由追求的思考,展現了蘇轍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