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霜二首 / 作者:蘇轍 |
江南雪不到,霜露滿山村。
紙被欺氈厚,茅檐笑瓦溫。
何曾凝沼淥,有意隔朝暾。
底日身無事,高眠不出門。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爐暖,細聲聞葉飛。
蕉絺空滿篋,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覺非。
|
|
詠霜二首解釋:
《詠霜二首》是宋代詩人蘇轍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江南的秋霜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江南的雪未曾飄落,山村里充滿了霜露。
紙上的被子疊得很厚,茅檐上的瓦片暖意盎然。
霜露從未凝結成水滴,有意隔斷了早晨的陽光。
無所事事地度過了一天,舒適地躺在床上不出門。
第二首:
清晨的霜欺負了客人的病痛,夜晚逼近了窗戶和門扉。
坐著睡在爐火旁取暖,細細聽著葉子飛舞的聲音。
蕉葉的衣袋空空如也,砧杵不停地催促著穿衣。
起身看看庭院前的青草,松樹和竹子仍然不覺得寒冷。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南秋霜的描寫,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通過描繪紙被、茅檐、庭院等細節,營造出江南山村的冷冽氛圍。同時,詩人通過詩句中的對比和意象,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孤寂、寒冷的景象為背景,從物象中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慨。作者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對霜露、紙被、茅檐等冷冽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凄清的氛圍。詩中的人物形象被置于自然景物之中,與之相互呼應,增強了詩意的深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感受,展現出蘇轍對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領悟。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冷寂與思索,也可以從中汲取對生活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