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章戶掾赴澧州 / 作者:蘇轍 |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
|
逢章戶掾赴澧州解釋:
《逢章戶掾赴澧州》是蘇轍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逢章戶掾赴澧州的心境和所見所感。詩人坐在狹窄的江船上,卻不覺得厭倦,因為只有船窄才能適應行船的需要。風吹著船帆,船只先行,輕盈地越過灘頭。詩人迎接親友時沒有任何不快的地方,官職的待遇勝過自己親自耕種。澧州的春蘭開得早,令人感慨生命的不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旅途和所見所感,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一句,通過對狹窄的江船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豁達心態和對逆境的接受。在困難和限制之中,詩人依然能夠發現生活的美好和意義。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官職待遇的感慨。詩人認為,接待親友的宴席勝過自己辛勤勞作的田園生活,暗示了官員們享受特權的現實。
最后的兩句“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通過描寫澧州早春的景物,詩人傳達了對不公和命運的感慨。春蘭開得早,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對它們并不公平,這也暗喻了生命中的不公平和不幸。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通過對細小事物的描繪,折射出人生百態和社會現實,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