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 / 作者:蘇轍 |
老人身世兩相遺,綠竹青松自蔽虧。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將名字與人知。
往還但許鄰家父,問訊才通說法師。
燕坐蕭然便終日,客來不識我為誰。
|
|
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解釋:
《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是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人的身世兩次遭受遺棄,
綠竹和青松自成一片掩蓋了我的不足。
如今我已經滿足于自身的容貌和身體,
卻白白地將名字與人間熟知。
往來只與鄰家的父親相許,
問候才能通達法師的言語。
我如燕兒一般孤獨地坐著,
客人來了卻不認識我是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老人在初生之時和老年時的遺棄感受。詩中的"遺老齋"指的是老人居住的地方,他在這里以待月為樂,并有一間藏書室。首四句描述了老人年輕時和現在的對比,他年輕時被家人遺棄,如今他已經滿足于自己的容貌和身體,但卻沒有得到名譽和認可。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老人與鄰家的父親交往,以及他與法師交流的情景。最后兩句表達了老人的孤獨和被忽視的感受,即使有客人來訪,也無法被認出。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獨特的筆觸描繪了一個老人的內心體驗,表達了他在年老之際的孤獨和被遺忘感。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老人年輕時和現在的情況,突顯了他的遺棄感和內心的不滿。詩中的"遺老齋"象征著老人獨處的居所,而"待月軒"則表達了老人對待月的喜愛。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老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中的綠竹和青松被用來形容老人的自傲和自足,暗示他盡管被遺忘,卻仍然有自己的自尊和自立。最后兩句則揭示了老人的孤獨,無論來訪者是誰,都無法認出他的身份,這進一步凸顯了老人的被遺忘和不被重視的狀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老人的內心感受的描繪,以及對他與世界的關系的反思,表達了人生的孤獨、無奈和被遺忘的主題,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