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七見江亭 / 作者:蘇轍 |
江水信浩渺,連山巧蔽虧。
端能上嶮絕,故自識津涯。
滅沒檣竿度,飄搖鷺羽遲。
何人倚舟望,亦愛此峰危。
|
|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七見江亭解釋: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七見江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水信浩渺,
連山巧蔽虧。
端能上嶮絕,
故自識津涯。
滅沒檣竿度,
飄搖鷺羽遲。
何人倚舟望,
亦愛此峰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在金陵(現在的南京)游覽時所見的景色。江水浩渺,山連綿起,巧妙地遮掩了遠處的缺陷。峰巒險峻,能夠登上山巔,因此他自己感悟到了江水的邊界。檣竿沉沒在水中,船只飄搖,鷺鳥的羽毛飄動緩慢。有人依靠船只遠望,也喜愛這危險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以蘇轍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江水和山峰的景色。他通過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和意象,將江水的浩渺和山峰的峻峭表達得淋漓盡致。江水信浩渺,連綿的山巒巧妙地遮掩了它的不足之處,給人一種寬廣無邊的感覺。蘇轍能夠登上峰巔,從高處俯瞰江水,因此他自己也認識到了江水的邊界和局限。檣竿沉沒在水中,船只搖擺不定,鷺鳥的羽毛也隨風飄動,這些形象描繪出江水的波瀾起伏和變幻無常。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不僅是一個欣賞者,還是一個倚舟遠望的人,他也喜愛這種危險的山峰的景色。
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展示了蘇轍對江水和山峰景色的深刻感悟。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也啟發了讀者對自然景色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