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九天漢臺 / 作者:蘇轍 |
臺高天漢近,匹練掛林端。
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
|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九天漢臺解釋: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九天漢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高天漢近,匹練掛林端。
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園亭景象,以及對秋天的感受。詩中描述了一座高臺,它似乎與天空中的星斗相近,宛如一條細長的絲帶懸掛在林木的盡頭。秋天已經深了,霜露變得沉重,但是落在西山上的景色卻沒有人能夠見到。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精煉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描繪景色和氛圍傳達了一種秋天的寂靜和孤獨感。詩中的"臺高天漢近",形象地表達了高臺與星空之間的近距離,給人以壯麗的感覺。"匹練掛林端"則通過形容詞"匹練"和"掛林端",使得高臺的形象更加生動,給人以懸空的感覺,也讓人聯想到它仿佛是連接天空和大地的橋梁。
接下來的兩句"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則凸顯了孤寂和寂靜。詩人用"秋深"來形容時間的推移和秋天的深沉,"霜露重"則表達了秋天的濕冷和凝重。最后一句"誰見落西山"以問句的形式,暗示了西山上的景色無人可見,進一步強化了詩中的孤獨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秋天的寂靜和孤獨之美,展示了蘇轍細膩的感受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秋天景色的深入觀察和細膩描繪,同時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靜謐和思考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