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四霜筠亭 / 作者:蘇轍 |
林高日氣薄,竹色凈如水。
寂歷斷人聲,時有鳴禽起。
|
|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四霜筠亭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作品,題為《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四霜筠亭》。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四霜筠亭》
林高日氣薄,
竹色凈如水。
寂歷斷人聲,
時有鳴禽起。
中文譯文:
秋日里,這座園亭矗立在高高的林木之間,
陽光透過稀薄的氣息,照射在竹子上,
竹色如同清澈的水。
寧靜的環境中,斷絕了人們的聲音,
偶爾會有鳴禽的聲音響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位于高山叢林中的園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內心的感受。
首先,詩中提到的"林高日氣薄",描繪了園亭所在的環境,暗示了園亭所處的山林高聳入云,陽光透過稀薄的氣息,照射在園亭中。這種意象給人以高遠、清涼的感覺,表現了自然山林的壯美和清幽。
其次,詩中描寫的"竹色凈如水",將竹子的顏色與清澈的水相比,這種比喻既表現了竹子的清新明亮,又展現了自然界的生動景色,給人以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
接著,詩中描述的"寂歷斷人聲",強調了園亭的寧靜與寂靜,沒有了喧囂的人聲。這種寂靜使人們遠離塵囂,沉浸在大自然的寧靜中,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詩中提到的"時有鳴禽起",突然出現的鳴禽聲給人以恍若回到自然的感覺,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的贊嘆和喜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美麗的自然景象,通過對園亭所在環境和周圍生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清靜寧和的追求。這種清新雅致的描繪和對自然的贊美,展示了蘇轍典型的宋代文人情懷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