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蠶市 / 作者:蘇轍 |
枯桑舒牙葉漸青,新蠶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隨手敗,今冬衣著及春營。
傾囷計口賣余粟,買箔還家待種生。
不惟箱篚供婦女,亦有鉏鎛資男耕。
空巷無人斗容冶,六親相見爭邀迎。
酒肴勸屬坊市滿,鼓笛繁亂倡優獰。
蠶叢在時已如此,古人雖沒誰敢更。
異方不見古風俗,但向陌上聞吹笙。
|
|
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蠶市解釋:
《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蠶市》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枯桑舒牙葉漸青,
新蠶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隨手敗,
今冬衣著及春營。
傾囷計口賣余粟,
買箔還家待種生。
不惟箱篚供婦女,
亦有鉏鎛資男耕。
空巷無人斗容冶,
六親相見爭邀迎。
酒肴勸屬坊市滿,
鼓笛繁亂倡優獰。
蠶叢在時已如此,
古人雖沒誰敢更。
異方不見古風俗,
但向陌上聞吹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歲首時的農村鄉俗景象,特別是關于蠶絲市場的場景。詩中提到的枯桑逐漸發芽,新蠶可以在晴朗明媚的日子中洗澡,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充滿希望和活力。詩人還描述了農民們忙著賣糧食買蠶繭,為了種植新的桑樹和養蠶做準備,并強調這不僅是婦女的工作,也是男人們農耕的資本。詩中還描繪了熱鬧的蠶絲市場,人們爭相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共慶佳節,享受美食和娛樂活動。最后,詩人表示盡管時代變遷,蠶絲產業也在不斷發展,但這種鄉俗風情卻保持著古老的傳統,只有通過聽到笙簫聲才能感受到。
賞析: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展示了宋代農村歲首的熱鬧景象和蠶絲產業的重要性。詩人以枯桑發芽、新蠶洗澡的場景為開端,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新年氛圍中。詩中的對比也很鮮明,通過前年的失敗與今冬的準備、女性的勞作與男性的農耕等,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詩人還通過描寫熱鬧的蠶絲市場和人們的歡慶活動,展示了人們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團聚、交流和歡樂的情景。最后,詩人以異鄉傳來的笙簫聲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古代風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農村鄉俗的生動場景,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歲首的喜慶氛圍和對傳統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