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堂新甃花壇二首 / 作者:蘇轍 |
老木不忍伐,橫枝宜少除。
根莖漸有托,雨露稍分余。
生意初無損,開花終自如。
他年諸草木,成就此幽居。
|
|
南堂新甃花壇二首解釋:
《南堂新甃花壇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木不忍伐,橫枝宜少除。
根莖漸有托,雨露稍分余。
生意初無損,開花終自如。
他年諸草木,成就此幽居。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新建的花壇,展現了蘇轍對自然之美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的思考。詩中的花壇上種植著一棵老木,蘇轍說自己不忍心砍伐它,而只是修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條。老木的根莖逐漸扎根并得到滋養,雨露也適度地滋潤了它。老木并沒有因為新建的花壇而受到傷害,反而在這個環境中自然地開花結果。蘇轍認為,未來的歲月里,其他的草木也會在這個花壇中茁壯成長,最終成就了這個幽靜的居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壇上的一棵老木,表達了蘇轍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愛之情。他以一種和諧的態度對待花壇中的植物,尊重它們的生長規律,讓它們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美麗和生命力。蘇轍通過這首詩詞,傳達了對大自然的敬仰和珍視,并表達了他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
這首詩詞還具有一定的隱喻意味?;▔械睦夏究梢员焕斫鉃橐环N象征,代表了傳統和歷史的積淀。蘇轍希望保留這種傳統,而不是完全摒棄它們。他相信,只有在尊重和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美好的未來。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花壇中的老木和自然景觀,表達了蘇轍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傳統的珍視。它體現了作者對和諧共生的生活態度的思考,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