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三歲作 / 作者:蘇轍 |
一生有志恨無才,久爾蕭蕭白發催。
力學當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應回。
舊人化去渾無幾,新障重生撥不開。
七十三年還住否,獲麟後事轉難裁。
|
|
七十三歲作解釋:
《七十三歲作》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生有志恨無才,
久爾蕭蕭白發催。
力學當年真自信,
初心到此未應回。
舊人化去渾無幾,
新障重生撥不開。
七十三年還住否,
獲麟后事轉難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在七十三歲時的感慨和思考。他自述自己一生懷揣著崇高的志向,卻常常感到才能不足,歲月的流逝使他的白發增多,時光匆匆。年輕時,他曾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但如今回首,自己的初心仍未實現。過去的親友已經相繼離去,他周圍的新困難卻又重重,難以解決。他在思考自己七十三歲這個年紀是否應該停止前行,但他所面臨的后事卻變得艱難而無法解決。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轍晚年的追思和對生活的反思。他對自己的志向和才華的不足感到痛苦和遺憾,同時也反映了歲月對他的沖刷和人生的無常。他曾經是一位有追求的學者,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發現自己的努力和自信并沒有如他所愿地實現。詩中的蕭蕭白發是歲月無情的象征,也是他衰老的體現。
詩中描繪的七十三歲的蘇轍面臨著舊人化去和新障重生的困境,表達了他對過去友人的離世和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的無奈和無力感。他曾經依靠過去的人脈和才華,但如今卻發現新的困難層出不窮,難以解決。這種困境使他在思考是否應該繼續努力,是否應該停下來。
整首詩以蘇轍的內心獨白形式呈現,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苦澀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共鳴。它讓讀者在感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之余,也反思自己的追求和努力是否值得,以及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應該如何堅持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