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一開先瀑布 / 作者:蘇轍 |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瀉虹霓。
定知云外波瀾闊,飛到峰前本末齊。
入海明河驚照曜,倚天長劍失提攜。
誰來臥枕莓苔石,一洗塵心萬斛泥。
|
|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一開先瀑布解釋: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一開先瀑布》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上流泉自作溪,
行逢石缺瀉虹霓。
定知云外波瀾闊,
飛到峰前本末齊。
入海明河驚照曜,
倚天長劍失提攜。
誰來臥枕莓苔石,
一洗塵心萬斛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廬山山陽游玩時所見的景象,以及在自然景觀中所感悟到的哲理。詩中通過山間的瀑布、流泉、石缺等元素,表達了山水之間的壯美和自然之間的奇妙變幻。作者通過山水景觀的描繪,意在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借此反思人生的真諦。
賞析:
這首詩以廬山山陽的游覽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展示了蘇轍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瀑布、流泉、石缺等景物形象生動,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壯美景色。詩人以泉水的流動、瀑布的飛瀉,揭示了大自然的廣闊與壯美。云外波瀾闊,峰前本末齊,表達了山水的廣袤和壯麗,以及自然界中事物的相對平等。
詩中還描繪了入海的明河和倚天的長劍,用以象征自然的廣闊與壯麗,以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明河驚照曜,倚天長劍失提攜,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無法完全掌控自然的實際情況。
最后兩句詩表現了蘇轍進一步思考的層面。作者借用莓苔石和塵心萬斛泥,抒發了對世俗塵囂的厭倦和對心靈凈化的渴望。臥枕莓苔石,一洗塵心萬斛泥,意味著希望通過回歸自然、凈化心靈來擺脫塵世的束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景觀和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反思人生的真諦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運用意象豐富,表達深邃,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山水田園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