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 / 作者:蘇轍 |
蒲團布衲一繩床,心地虛明睡自亡。
長伴空中月天子,東方行道到西方。
|
|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解釋: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蒲團布衲一繩床,
心地虛明睡自亡。
長伴空中月天子,
東方行道到西方。
譯文:
蒲團和布衲制成的床,一根繩子系著。
內心洞察明澈,自然入睡。
長期陪伴空中的明月,像是天子。
東方的旅行路途通向西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尋求心靈自由與超脫的主題。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心境的寧靜和超然。他所描述的蒲團和布衲制成的床,象征著簡樸和虛無的生活方式。詩中提到的"心地虛明"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清明,他能夠在世俗的紛擾之外,保持一種超然的狀態。同時,詩人通過描繪長期伴隨著空中明月的形象,表達了自己追求高尚、遠離塵世的心愿。東方到西方的行道,則暗示了詩人超越世俗生活的追求。
賞析:
蘇轍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心靈自由和超脫的向往。他通過簡單的物象描寫和意象的構建,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追求心靈寧靜與明澈的境界。蒲團、布衲和一繩床的形象,彰顯了詩人對簡樸生活方式的推崇,表達了他對物質欲望的超越。"心地虛明"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清明,以及他對內在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最后,詩中的東方到西方的行道,更是象征了詩人追求超越、超越時空和塵世的卓越心境。整首詩詞以簡練而精煉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心靈自由和超脫的向往,寄托了他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