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新堂看月戲作 / 作者:蘇轍 |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歲堂成月正圓。
自笑吾人強分別,不應此月倍嬋娟。
虛窗每怯高風度,碧瓦頻驚急雨懸。
七十老翁渾未慣,安居始覺貴公賢。
|
|
中秋新堂看月戲作解釋:
《中秋新堂看月戲作》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年看月茅檐下,
今歲堂成月正圓。
自笑吾人強分別,
不應此月倍嬋娟。
虛窗每怯高風度,
碧瓦頻驚急雨懸。
七十老翁渾未慣,
安居始覺貴公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在新建的廳堂內觀賞中秋明月的情景。詩人表示每年中秋都在茅檐下欣賞月亮,而今年廳堂建成后,月亮更加圓滿。他自嘲現在的自己越來越難以分辨月亮的美麗,認為此時的月亮應該比過去更加嬋娟動人。但是他也感到了歲月的變遷,窗戶虛掩時總是怕風吹動,瓦片常常被猛雨吹得搖晃。詩人年過七旬,還沒有習慣這種新的居住環境,直到現在才開始感覺到這樣的安居生活是多么寶貴,也開始欣賞起這個貴族的公卿所擁有的智慧。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中秋觀月的場景,反映了詩人對歲月變遷的感慨和對安定生活的珍視。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新的居所的不適應。這種感慨和不適應使得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安居生活,覺得它是一種貴重的財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于歲月變遷和生活環境的思考,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經歷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