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鞏懷劉莘老 / 作者:蘇轍 |
兩都來往太頻頻,真是人間自在人。
十載讀書同白屋,千金為客買朱唇。
結交京邑傾心肺,寓思禪宗離垢塵。
為問西歸天祿客,何時同看洛川神。
|
|
次韻王鞏懷劉莘老解釋:
《次韻王鞏懷劉莘老》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都來往太頻頻,
真是人間自在人。
十載讀書同白屋,
千金為客買朱唇。
結交京邑傾心肺,
寓思禪宗離垢塵。
為問西歸天祿客,
何時同看洛川神。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以次韻王鞏懷劉莘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詩中通過描述兩個都市間頻繁的交往,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與朋友十年如一日地在白屋讀書,千金買來嬌妻充作客人,與京邑的朋友們交往,心靈上互相傾訴,并沉浸在禪宗的思考中,遠離塵世的濁氣。最后,作者問道,何時能與那位在西方歸來的福祉之客一同欣賞洛川的神奇景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兩都頻繁的往來表達了作者對世間繁華的厭倦,他更向往一個自由自在、真實的人間。十年讀書的情景表明作者與朋友們在清靜的白屋中共同追求知識,這種純粹的讀書生活使他們更加自在自由。千金購得的朱唇則象征著世俗的嬌妻,同時也折射出社交場合中的虛榮和虛偽。結交京邑的朋友們,使作者心靈得到了滿足,因為他們能夠傾訴內心的思考并遠離塵世的濁氣。最后,作者期待與西方歸來的福祉之客一同欣賞洛川的美景,這表達了他對更高層次的境界和人生意義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自由自在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純粹、自由、真實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人際關系和內心境界的思考。通過對禪宗思想的借鑒,作者呼吁讀者遠離塵世的濁氣,追求心靈的自由和純凈。這首詩詞既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態度,也顯露出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