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鞏兼簡都尉王詵 / 作者:蘇轍 |
可憐杜老貧無食,杖藜曉入春泥濕。
諸家厭客頻惱人,往往閉門不得入。
我今貧與此老同,交游冷落誰相容。
幸君在此足游衍,終日騎馬西復東。
送君仍令君置酒,如此貧交世安有。
君歸速語王武子,因君回船置十斗。
|
|
送王鞏兼簡都尉王詵解釋:
《送王鞏兼簡都尉王詵》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自己貧困的遭遇,并送別了王鞏和王詵兩位朋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憐杜老貧無食,
杖藜曉入春泥濕。
諸家厭客頻惱人,
往往閉門不得入。
我今貧與此老同,
交游冷落誰相容。
幸君在此足游衍,
終日騎馬西復東。
送君仍令君置酒,
如此貧交世安有。
君歸速語王武子,
因君回船置十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的貧困和孤獨之感,同時也是對離別友人王鞏和王詵的送別。詩中描述了杜老和蘇轍都面臨貧困,他們常常拄著拐杖早晨走進春泥濕地中,生活艱難。他們許多朋友都厭倦了他們這種貧困的狀態(tài),經(jīng)常將他們拒之門外。作者感嘆自己如今與杜老一樣貧窮,交際冷淡,沒有人愿意與他交往。然而,他慶幸有王鞏在身邊,能夠陪伴他游玩,整天騎馬往返于西東之間。在送別王鞏時,作者仍然希望他能夠享受美酒,因為在這種貧困中,交朋友的意義何在呢?最后,作者請求王鞏回去后向王詵轉達消息,讓他為作者準備十斗糧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貧困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貧困生活的無奈和焦慮,同時也展現(xiàn)了友情的珍貴。詩詞中的杜老和蘇轍都是貧困的代表,他們的境遇相似,都被人冷落和厭棄,生活在貧窮的邊緣。然而,他們依然能夠相互支持和理解,作者慶幸有王鞏這樣的朋友與他同行,相互陪伴,給予彼此安慰和快樂。
詩中的送別情景也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無奈。在送別王鞏時,作者希望他能夠享受美酒,因為在貧困之中,友情和人情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慰藉。最后,作者請求王鞏將自己的消息傳達給王詵,希望他能夠得到一些糧食的幫助,這也是對友情的期許和期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貧困和孤獨的痛苦感受,同時也體現(xiàn)了友情的溫暖和珍貴。它通過描繪作者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反映了社會中貧富懸殊和人情冷暖的現(xiàn)實。通過送別的場景,詩詞喚起了人們對友情和人情關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