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遲韻對雪 / 作者:蘇轍 |
雪寒近可憂,麥熟遠有喜。
我生憂喜中,所遇一已委。
平生聞汝南,米賤豚魚美。
今年惡蝗旱,流民鬻妻子。
一食方半菽,三日已于耜。
號呼人誰聞,愍惻天自邇。
繁陰忽連夕,飛霰墮千里。
卷舒驚太速,原隰殊未被。
貧家望一麥,生事如毛起。
薦饑當逐熟,西去真納履。
|
|
次遲韻對雪解釋:
《次遲韻對雪》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寒近可憂,麥熟遠有喜。
我生憂喜中,所遇一已委。
平生聞汝南,米賤豚魚美。
今年惡蝗旱,流民鬻妻子。
一食方半菽,三日已于耜。
號呼人誰聞,愍惻天自邇。
繁陰忽連夕,飛霰墮千里。
卷舒驚太速,原隰殊未被。
貧家望一麥,生事如毛起。
薦饑當逐熟,西去真納履。
中文譯文:
寒冷的雪近在眼前,令人憂慮;麥子的成熟卻還遙遠,給人帶來喜悅。
在我生命中的憂愁和喜悅之間,我所遇到的事情已經決定了。
我一生聽說過汝南的風土人情,稻米價廉物美,豬肉和魚也很美味。
今年遭受了惡蝗和干旱的災害,流民不得不賣妻子和子女。
一頓飯只能吃半碗豆子,三天就已經用完了耕種的時間。
我呼喊著,但沒有人能聽到,天空也同樣憂傷。
繁密的陰云突然連綿到了夜晚,飛雪紛紛揚揚地落下千里之遙。
卷舒的雪花速度太快,原野和田地還來不及覆蓋。
貧窮的家庭期待著一瓶麥子,生計的困境就像一根細毛一樣迅速產生。
挨饑受餓時,只能等待豐收的到來,向西方去真納履。
詩意和賞析:
《次遲韻對雪》描繪了詩人蘇轍面對嚴寒的雪天,以及社會上的貧困和困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農田的關注和對農民困境的同情。蘇轍以麥子成熟為喜,寒冷的雪天為憂,傳達了他對豐收和生活困境的思考和感嘆。
詩中描述了汝南的風土人情,米賤豚魚美,反襯出年景不好造成的災害和流民賣妻子子女的悲慘境遇。作者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農民遭受的苦難和風雪帶來的痛苦,以及對天災人禍的憤慨和同情。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豐收的期盼,希望西方的納履能夠帶來希望和改變。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農民生活和社會困境的關注,以及對喜悅和憂慮的感嘆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