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道中見寄 / 作者:蘇轍 |
兄詩有味刻雋永,和者僅同如畫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長韻風吹忽千頃。
經年淮海定成集,走書道路未遑請。
相思半夜發清唱,醉墨平明照東省。
南來應帶蜀岡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飯歡有余,去歲此時初到潁。
|
|
次韻子瞻道中見寄解釋:
《次韻子瞻道中見寄》是宋代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兄弟的詩作有著深刻的味道,刻畫著優美的形象,
和他相詩的人只能與畫影相似。
短篇的詩如清冽的泉水,不容挹取;
長篇的韻律如風一吹,忽然千頃波濤起。
多年來,淮海之間定居成為了我的家,
忙于寫書的道路上未能邀請你前來。
思念之情在半夜中發出清唱,
醉心于墨汁,在平明時照亮了東省。
從南方來,應該帶來蜀山的泉水,
從西方傳來的消息近乎得到了蒙山的茗茶。
出郊外共進一餐,歡樂無限,
去年的此時,我初次到達潁州。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寄給朋友子瞻的作品。詩人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兄弟的贊賞和懷念之情。他認為兄弟的詩作深具內涵,刻畫精妙,只能與畫影相比。蘇轍將自己的詩與兄弟的詩相對照,自覺不如,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詩中描繪了短篇和長篇詩的不同特點。短篇詩如清冽的泉水,無法完全體味和吸取;而長篇詩的韻律變化如風吹起波濤,給人以無窮的感受。通過對詩歌形式的對比,詩人展示了自己對詩的深入思考和對表達形式的把握。
詩中還表達了對淮海之間的定居和寫書生活的思念。蘇轍贊美淮海之地,將其視為家園,但因忙于寫作,未能邀請兄弟前來相聚。他在半夜時刻思念之情發出清唱,醉心于墨汁的創作,將光明帶入東省。此外,詩中也透露了對蜀山泉水和蒙山茗茶的向往和渴望,展現了對遠方的向往之情。
最后,詩人回憶起與兄弟在去年的此時初次相聚的歡樂時刻,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思念之情。
賞析:
《次韻子瞻道中見寄》以簡潔的句式和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轍對兄弟詩人的贊賞、對寫作生活的思念以及對遠方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兄弟的詩作與自己的進行對照,凸顯了兄弟的才華和自己的自謙之態。
通過描繪短篇和長篇詩的特點,詩人展示了對詩歌形式的敏感和對創作技巧的思考。他將短篇詩比喻為清冽的泉水,長篇詩比喻為風吹起的千頃波濤,生動地表達了不同形式詩歌的韻律之美。
詩中的思念之情和對遠方的向往,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蘇轍表達了對淮海之地的深情厚意,將其視為家園,但又因為寫作忙碌而未能邀請兄弟前來相聚。他在半夜中思念之情發出清唱,醉心于墨汁的創作,在平明時分照亮了東省,表達了對寫作的癡迷和對創作靈感的渴望。
詩中對蜀山泉水和蒙山茗茶的向往,展示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遠方的憧憬。這些向往象征著詩人對自然之美和精神之境的追尋,體現了他的情感世界和審美趣味。
最后,詩人回憶起與兄弟在去年相聚的歡樂時刻,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思念之情。這種回憶增添了詩詞的情感深度,使讀者產生共鳴和對友情的思考。
總體而言,蘇轍的《次韻子瞻道中見寄》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對兄弟的贊賞、對寫作生活的思念以及對遠方的向往。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對創作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