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舍小池有鸂鶒遺二小雛二首 / 作者:蘇轍 |
清池定誰至,鸂鶒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從交長細鱗。
|
|
官舍小池有鸂鶒遺二小雛二首解釋:
詩詞:《官舍小池有鸂鶒遺二小雛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清池定誰至,
鸂鶒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
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
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
從交長細鱗。
中文譯文:
官舍小池中,有兩只鸂鶒遺留下的兩只小雛。
清澈的池水中,誰來到這里定居呢?鸂鶒們自然而然地來馴服了。
它們知道我并無傷害之意,因此它們信任我,將自己的身體交托給我。
在橋的陰影下,它們安穩地棲息著。
它們時常飛離小島,前來往返。
我告誡它們不要吃游動的魚的卵,而是與我一同分享那些長而細的魚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官舍小池中發現兩只鸂鶒所展現的情景。鸂鶒是一種水鳥,它們聰明而溫順,很容易被人類馴養。詩中的作者觀察到鸂鶒們對自己毫無警戒心,甚至信任自己,這表明作者與它們建立了某種默契和親近的關系。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并無傷害之意,對鸂鶒們懷有一種善意的態度。他用"知我無傷意"的句子表達了自己并非來捕捉或傷害鸂鶒的意圖,而是欣賞它們的存在,并與它們建立起一種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關系。
詩中還提到了鸂鶒棲息的環境和習性。它們喜歡在橋的陰影下棲息,這給它們提供了一片安穩的場所。同時,它們也經常飛離小島,往返于池塘之間,展示了它們自由自在的特性。
最后兩句"勿食游魚子,從交長細鱗",表達了作者的關心和建議。他告誡鸂鶒們不要吃游動的魚的卵,而是與他一同分享那些長而細的魚鱗。這種關懷和呵護的態度再次強調了作者與鸂鶒之間的親密關系。
整首詩以平淡自然的筆觸描繪了作者與鸂鶒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和諧共處。通過對自然生態的觀察和對小動物的關懷,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重,進而傳達出一種平和、溫暖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