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侄寄椰冠 / 作者:蘇轍 |
衰發秋來半是絲,幅巾緇撮強為儀。
垂空旋取海棕子,束發裝成老法師。
變化密移人不悟,壞成相續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當年廊廟時。
|
|
過侄寄椰冠解釋:
《過侄寄椰冠》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衰發秋來半是絲,
幅巾緇撮強為儀。
垂空旋取海棕子,
束發裝成老法師。
變化密移人不悟,
壞成相續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
亦似當年廊廟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軾的衰朽之感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蘇軾在詩中以自己衰老的形象為切入點,表達了對時光的感嘆和對歲月流逝的思考。他感嘆自己的頭發已經變得稀疏,像秋天的絲線一樣,但他仍然以一種莊重的儀態系上黑色幅巾,以示自己的身份。他將海棕子(一種植物)從高處取下,將其編成椰冠,戴在頭上,仿佛是一個虔誠的老法師。他認為人們對他的變化并不敏感,他的衰老之感只有自己心知。最后,他提到茅檐竹屋,讓人聯想到過去在廊廟中的身影,暗示了他曾經的榮耀和輝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自己衰老的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蘇軾以一種既莊重又自嘲的方式,將自己的衰老與修身養性相結合,通過束發裝成老法師的形象,表達了他對內在精神追求的堅持。他意識到人們對他的變化并不敏感,只有他自己心知其中的無奈和痛楚。最后兩句以茅檐竹屋為背景,勾起了他過去輝煌的時光,暗示了他對過去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思考。
整首詩詞表達了時光流轉、衰老與成長的主題,以及對自身和人生的反思。蘇軾通過自我觀察和內心的體驗,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歲月的無情和對往昔的懷念。這首詩詞既是蘇軾個人的心境抒發,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