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六真興寺閣 / 作者:蘇轍 |
秦川不為廣,南山不為高。
嵯峨真興閣,杰立陵風飆。
危檻俯翔鳥,跳檐落飛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鶴毛。
下視市井喧,奔走何嗷嗷。
蕭然倚楹嘯,遺響入云霄。
清風吹其裾,冉冉不可操。
不知何所為,豈即非盧敖。
游目萬里間,遠山如伏羔。
遺語謝世俗,釣魚當釣鱉。
|
|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六真興寺閣解釋: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六真興寺閣》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秦川不為廣,南山不為高。
嵯峨真興閣,杰立陵風飆。
危檻俯翔鳥,跳檐落飛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鶴毛。
下視市井喧,奔走何嗷嗷。
蕭然倚楹嘯,遺響入云霄。
清風吹其裾,冉冉不可操。
不知何所為,豈即非盧敖。
游目萬里間,遠山如伏羔。
遺語謝世俗,釣魚當釣鱉。
詩詞中的"真興寺閣"是一個山間的宏偉建筑,詩人描述了它的壯麗景象。詩的開頭寫道,秦川雖然不寬廣,南山雖然不高聳,但真興寺閣卻聳立其中,高聳入云,仿佛能夠與陵上的風一同起舞。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真興寺閣的細節。詩人觀察到,從危險的欄桿上,可以看到翱翔的鳥兒,從跳躍的檐口上,可以看到飛躍的猴子。在高處,有一位衣著華麗的人,他的衣服仿佛是用白鶴的羽毛做成的。而在下方,市井喧囂,人們匆忙奔走。
接著,詩人倚靠在柱子上自由地吟唱,他的聲音回響在云霄之間,清風吹動他的衣裾,輕飄飄地不受束縛。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他并不以為意,仿佛并不是盧敖(指古代傳說中的盧敖,他在世俗間游離自由,不受拘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眼中的廣闊景色。他的目光游離在萬里之間,遠處的山巒如同羔羊躺臥。他最后說道,他的言語是向世俗致謝的,就像釣魚時只釣鱉一樣。
這首詩詞以描繪真興寺閣的壯麗景象為主題,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由和超脫世俗束縛的向往。詩人以自由自在的姿態,觀察著世間的喧囂和繁華,卻堅守著自己內心的寧靜和獨立。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對比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對自由和超越塵世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