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 作者:蘇轍 |
大秦遙可說,高虎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解釋: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秦遙可說,高虎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與子瞻游覽南山時所見所感。詩中描述了大秦山的壯美景色,以及高虎山對秦川的俯瞰。草木茂盛地生長在深谷之中,牛羊散落在田野中。山勢平緩,適合種植麥子,而住在這里的僧人卻不追求超脫禪宗修行。北望長安城,高城的輪廓在遠處如同飄渺的煙霧一般。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南山的景色和人物,展示了蘇轍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草木深深地埋在山谷中,牛羊自由地散落在田野間,山勢平緩適合種植麥子等,通過這些意象展現了大秦山的寧靜和富饒。
蘇轍在描繪大秦山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僧人的思考。他提到住在山中的僧人并不追求禪宗修行,這或許是蘇轍對僧人生活態度的一種思考。這種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的不同追求,讓人們思考內心與外界的關系。
最后兩句“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以北望長安的景象作為結尾,給人以遙遠而虛幻的感覺。長安作為當時的都城,被描述成高城遠似煙,既有一種宏偉的形象,又帶有一種超越塵世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風情,引發讀者對自然與人性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哲理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