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臨太博馬上 / 作者:蘇轍 |
冬晚霜露重,城遙鞍馬勞。
徒知事奔走,曾未補毫毛。
水旱嗟嚬蹙,瘡痍費抑搔。
莫歸何暇食,堆按簿書高。
|
|
次韻王臨太博馬上解釋:
《次韻王臨太博馬上》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晚霜露重,
城遙鞍馬勞。
徒知事奔走,
曾未補毫毛。
水旱嗟嚬蹙,
瘡痍費抑搔。
莫歸何暇食,
堆按簿書高。
譯文:
冬天的晚上,霜和露水很重,
城市遙遠,馬匹勞累。
只知道為政事奔波勞碌,
從未有時間修整衣冠。
水旱困擾引起苦悶和憂慮,
戰亂和災害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沒有時間回家享受豐盛的食物,
只能堆積簿冊,忙碌不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社會的困苦和辛酸。冬天的寒冷和城市的遙遠使得政府官員不得不長時間地奔波勞累,無法享受家庭的溫暖。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包括水旱災害、戰亂等,這些問題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擾。詩人通過描繪這種困境,表達了對時局的擔憂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苦難的景象,通過幾個形象的詞句,展現了蘇轍對時代的思考和對民生的關注。他通過描述政府官員的勞累和社會的困境,傳遞了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詩人以真實的情感和深刻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問題的關切,同時也呼吁當時的政府能夠更加關注人民的疾苦,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善民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和對時代困境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