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東西二林 / 作者:蘇轍 |
山北東西寺,高人永遠師。
來游亦前定,回首獨移時。
社散白蓮盡,山空玄鶴悲。
何年陶靖節,溪上送行遲。
|
|
不到東西二林解釋:
詩詞:《不到東西二林》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中文譯文:
山的北面有東西兩座寺廟,
那里有一位高人,永遠是我的導師。
我來此游玩早已預定,
但回首發現時間已經流逝。
廟會散去,白蓮花都凋謝,
山中空蕩蕩,玄鶴悲鳴。
不知何年能再相聚,
在溪水邊送別遲遲不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蘇轍訪問東西兩座寺廟的經歷。詩人在山北的東西兩座寺廟中遇見一位卓越的高人,對他的教誨深感敬佩。詩人原本計劃前來游玩,并提前安排好行程,但當他回首回望時,發現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地流逝。廟會散去,白蓮花凋謝,山中變得空曠寂寥,玄鶴發出悲鳴之聲,似乎在抒發對時光的感慨和對逝去歲月的惋惜之情。詩人思索著何時能再次相聚,希望能在溪水邊與高人再次告別,但時光已逝,再次相聚的機會似乎變得渺茫。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中寺廟的景象,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歲月易逝的感慨。詩人以寺廟的變化作為象征,表現了人生中的離別和時光的流轉。通過山中的白蓮花凋謝和玄鶴悲鳴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引起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當下的思考。
這首詩抒發了對時光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以及人生中離別和相聚的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無情,對生命的短暫產生共鳴。整首詩既展示了詩人對高人的敬仰和追求,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具有深意的詩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