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唐覲送姜應明謁新昌杜簿 / 作者:蘇轍 |
夫子雖窮氣浩然,輕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處唯耽酒,歸去無心苦問田。
泮上講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従未足還辭去,欲向曹溪更問禪。
〈姜如晦方作嶺外之行。
〉
|
|
次韻唐覲送姜應明謁新昌杜簿解釋:
《次韻唐覲送姜應明謁新昌杜簿》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夫子雖窮氣浩然,
輕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處唯耽酒,
歸去無心苦問田。
泮上講官殊不俗,
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従未足還辭去,
欲向曹溪更問禪。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唐覲送姜應明謁新昌杜簿的場景,表達了蘇轍對姜應明的贊賞和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夫子(指姜應明)豪邁的形象,展示了他身穿輕蓑、戴短笠,自傲地行走在江天之間的場景。詩人認為姜應明游歷各地,只顧享受酒樂,歸去后并不憂心耕種。他在泮水上講學,官位尊貴,而山中的杜簿(指姜應明)也被人們視作仙人。雖然蘇轍與姜應明相伴相循,但相處的時間仍然不夠,因此蘇轍欲前往曹溪,進一步探索禪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蘇轍對姜應明的敬佩和對自由自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姜應明被描繪成一個個性獨特、超脫塵世的人物。他不拘泥于物質,穿著簡單的蓑衣短笠,自信地面對世界。他在旅途中只注重享受酒宴,不苦于物質生活。詩中的泮水講官和山中的老簿,分別展示了姜應明在學術和山居兩個方面的成就。整首詩透露出對自由、追求精神境界和禪宗的向往,表達了蘇轍對姜應明的欽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