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適大水 / 作者:蘇轍 |
高安昔到歲方閏,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譙墮地瓦破裂,長橋斷纜船逃逋。
漂浮隙穴亂群蟻,奔走沙礫摧嘉蔬。
里閭破散兵火后,飲食敝陋魚蝦余。
投荒豈復有便地,遇災只復傷羸軀。
人言西有蛟蜃穴,閏年每與風雷俱。
漫溝溢壑恣游蕩,傾崖拔木曾須臾。
雞豚浪走不復保,老稚裸泣空長吁。
滯留再與茲水會,淪胥未哂斯民愚。
人生所遇偶然耳,得失何用分錙銖。
|
|
次韻王適大水解釋:
《次韻王適大水》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次韻王適大水》
高安昔到歲方閏,
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譙墮地瓦破裂,
長橋斷纜船逃逋。
漂浮隙穴亂群蟻,
奔走沙礫摧嘉蔬。
里閭破散兵火后,
飲食敝陋魚蝦余。
投荒豈復有便地,
遇災只復傷羸軀。
人言西有蛟蜃穴,
閏年每與風雷俱。
漫溝溢壑恣游蕩,
傾崖拔木曾須臾。
雞豚浪走不復保,
老稚裸泣空長吁。
滯留再與茲水會,
淪胥未哂斯民愚。
人生所遇偶然耳,
得失何用分錙銖。
譯文:
高安曾經遭遇了閏年洪水,
大水剛退城市變得破敗。
危墻倒塌,地面瓦片破裂,
長橋斷了纜索,船只逃逸。
漂浮在洪水中的螞蟻亂竄,
沙礫沖刷摧毀了美好的蔬菜。
村莊和房屋在火災后分崩離析,
飲食簡陋,只剩下一些魚蝦。
投奔荒野也沒有合適的地方,
遇到災難只會使身體更加衰弱。
人們說西方有神秘的水中巨物,
閏年總是伴隨著風雷的合圍。
滿溪溝渠溢滿,山壑漫游蕩,
從懸崖上拔起的樹木短暫而瞬間。
雞和豬隨著洪水漂流,無法保全,
老人和孩子赤身裸體哭泣,空悲嘆。
滯留在這片水域再次相遇,
淪落的人民仍未能嘲笑這愚昧。
人生所遭遇的都是偶然的事情,
得失又何必計較那么細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所在的高安城遭受洪水侵襲后的凄涼景象。他描述了洪水退去后城市的破敗景象,包括倒塌的墻壁、破裂的瓦片和斷裂的橋梁。同時,他也描繪了洪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包括被沖毀的農田和損失的食物資源,導致人們的生活變得貧困和困苦。
在詩中,蘇轍還提到了人們對西方傳說中的水中巨物蛟蜃充滿了恐懼和敬畏,并將這一傳說與閏年時的風雷相聯系。他描述了洪水帶來的破壞力量,包括河流溢出、山壑漫游、樹木被沖走等情景。這些景象都表達了自然災害的無情和人類的無助。
最后幾句詩中,蘇轍表達了對困境中人們的同情和對社會狀況的思考。他描述了人們流離失所、貧困潦倒的景象,老人和孩子赤身裸體哭泣的場景,暗示著他們的困苦和無助。然而,蘇轍也指出了人生中遭遇的事情都是偶然的,得失不應該過于計較。他呼吁人們不要過于追求物質利益,而是應該關注更大的價值和意義。這一思想在宋代士人中頗具影響力,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洪水帶來的破壞和人們的困苦生活,表達了蘇轍對社會現狀的關切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他呼吁人們不要過于計較得失,而應該更加關注內心的價值追求。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描寫,展現了蘇轍作為一位文人士人對社會和人生的獨到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