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葆光蹇師游廬山 / 作者:蘇轍 |
建城市中有狂人,縱酒罵市無與親。
敲門訪我何逡巡,頭蓬面垢氣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侖,下洗尺宅骨髓勻。
告我入室要自門,仙翁道師豈遺群。
歸來插足九陌塵,獨游凝祥芳草春。
蕭然孤鶴鳴雞群,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無朕窮無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
|
送葆光蹇師游廬山解釋:
《送葆光蹇師游廬山》是宋代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建城市中有狂人,
縱酒罵市無與親。
敲門訪我何逡巡,
頭蓬面垢氣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侖,
下洗尺宅骨髓勻。
告我入室要自門,
仙翁道師豈遺群。
歸來插足九陌塵,
獨游凝祥芳草春。
蕭然孤鶴鳴雞群,
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
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無朕窮無垠,
相思一笑君乃信。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葆光蹇師去廬山游玩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蹇師的離去和游山的情景,表達了對蹇師追求自由、超脫塵俗的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和思念之情。詩詞以廬山為背景,融入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自然、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獨特的筆觸和意境描繪了葆光蹇師的形象和其游廬山的情景。首先描述了蹇師在城市中的行為舉止,他與塵世不合,沉溺于酒色之中,但他的狂放與市井百姓格格不入。接下來,蘇轍以自身之身,形容蹇師訪問自己時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蹇師對于追求真理的堅定與執(zhí)著。
接著,詩中描繪了蹇師登上昆侖山,截河引水的情景。這些景象象征著蹇師精神的升華和追求的深入。他下洗自己的住所,將心靈的骨髓凈化和提煉,使自己更加純凈和堅實。
然后,蘇轍表達了蹇師邀請他進入自己的屋子,以共同探討真理。蹇師被稱作"仙翁道師",意味著他已經(jīng)成為了超越塵世的存在,他的道法超越了常人。這里表現(xiàn)了蘇轍對蹇師的敬仰和對真理探索的向往。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蘇轍的歸來,他插足于塵世之中,獨自游蕩在凝祥芳草盈盈的春天。他獨自一人,如同一只孤鶴在雞群中鳴叫,表現(xiàn)出他與世隔絕,超脫塵世的態(tài)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對蹇師的贊美和對蹇師的思念之情。蹇師追求的自由和超越塵世的精神讓他在蘇轍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比作不死的谷神,意味著他的精神追求超越了塵世的局限。
整首詩詞以廬山為背景,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蹇師個性和追求的贊美。通過對蹇師的描繪和廬山的描寫,詩詞表達了對自由、超脫塵俗以及追求真理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象征,增強了詩詞的藝術(shù)感和意境,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