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旱 / 作者:蘇轍 |
舊俸存無幾,生齒日益多。
敝廬雖粗完,空廩無麥禾。
首種二頃田,奈此春旱何。
誰能持只雞,一酹邢山阿。
饑寒誰相念,幸龍未見呵。
去年投虎頭,叩門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豈復陰陽和。
幽明初不隔,誠意豈在多。
惻然上通天,矧此一盤渦。
云興雨隨至,父老行且歌。
|
|
春旱解釋:
《春旱》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旱》中文譯文:
舊俸存無幾,
生齒日益多。
敝廬雖粗完,
空廩無麥禾。
首種二頃田,
奈此春旱何。
誰能持只雞,
一酹邢山阿。
饑寒誰相念,
幸龍未見呵。
去年投虎頭,
叩門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
豈復陰陽和。
幽明初不隔,
誠意豈在多。
惻然上通天,
矧此一盤渦。
云興雨隨至,
父老行且歌。
詩意和賞析:
《春旱》描繪了作者蘇轍所處的時代(宋代)春季的旱災場景,以及人們在饑荒中的困境和希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和人民生活的關切,同時也流露出對社會的期望和呼吁。
詩的開頭,作者寫道舊俸已經所剩無幾,而人口卻日益增多。敝廬雖然簡陋但已建好,但是空倉沒有谷物。這描繪了缺乏物質資源和生活困境的現狀。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春季旱災的無奈。他說自己種植了兩頃田地,卻無法面對這樣的春季旱災。這里的“春旱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痛苦。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期望和對他人的關懷。他希望誰能拿出一只雞,用它來祭祀邢山,以求得雨水降臨。作者呼吁人們在饑寒之中互相關心,同時也表達了對神靈的信仰和期望。
接著,作者回顧了過去的經歷。他提到去年他曾經投靠過虎頭山,用干戈敲門。這是在形容作者曾經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的情景。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雨水的盼望和對社會的期待。他說遇到一尺雨,也無法使陰陽和諧。幽明之間的界限初初并未隔絕,誠意并不需要太多。他希望社會能像一盤渦一樣,凝聚力量,云起雨隨來,老百姓們行走時能夠歌唱。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的社會困境和人們的苦難,同時也流露出對希望和改變的渴望。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對社會的期望,以及對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