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秋扇 / 作者:蘇轍 |
團扇經秋似敗荷,丹青彷佛舊松蘿。
一時用舍非吾事,舉世炎涼奈爾何。
漢代誰令收汲黯,趙人猶欲用廉頗。
心知懷袖非安處,重見秋風愧恨多。
|
|
感秋扇解釋:
《感秋扇》是蘇轍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秋日看到一把舊扇子時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團扇經秋似敗荷,
丹青彷佛舊松蘿。
一時用舍非吾事,
舉世炎涼奈爾何。
漢代誰令收汲黯,
趙人猶欲用廉頗。
心知懷袖非安處,
重見秋風愧恨多。
詩意:
這把團扇經過秋天的吹拂,看起來像是凋謝的荷花,畫上的圖案也仿佛是舊時的松蘿。有時候放下一些事情并不是我個人的選擇,整個世界的炎熱和寒冷又與我何干呢?漢代的統治者是誰讓收汲黯離開的?趙人依然希望能夠利用廉頗。我心里明白,懷著某種心事的人并不會感到安寧,再次感受到秋風,讓我愧疚和悔恨更多。
賞析:
《感秋扇》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一把經過秋天風吹的團扇,抒發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以扇子作為形象的比喻,將秋天的凋零和歲月的流轉與人的命運聯系起來,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疑惑。
首句“團扇經秋似敗荷”,通過將扇子與凋謝的荷花相比,抓住了秋天的氛圍和變幻,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意境。接著,“丹青彷佛舊松蘿”描繪了扇子上的圖案,將其與古老的松蘿相類比,體現了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傳承。
接下來的兩句“一時用舍非吾事,舉世炎涼奈爾何”抒發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自身處境的無奈之情。作者意味深長地表示,有時候放下一些事情并非個人的選擇,對于整個世界的興衰和冷暖,個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接下來的兩句“漢代誰令收汲黯,趙人猶欲用廉頗”涉及歷史典故,暗指古代政治中的人事變遷。漢代的統治者誰讓收汲黯離開的?而趙人仍然希望能夠利用廉頗。這些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
最后兩句“心知懷袖非安處,重見秋風愧恨多”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悔恨之情。心系某種事情的人無法感到安寧,再次感受到秋風,讓作者愧疚和悔恨更多。
整首詩詞以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為背景,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別時,古原草色凋零,
披荊斬棘顯勇氣。
歸程遠,萬里長征心不懼,
腳踏實地邁漸行。
望鄉處,親人淚滿眼,
別離之情難言謝。
攜手行,相伴一程有多好,
永遠記于心間!
詩意: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描繪了離別時古原的草色凋零,展現了作者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決心。詩人說道,離別后的歸程雖然遙遠,但他心中不懼怕,會腳踏實地一步步向前。當望見故鄉時,親人的淚水充滿了眼眶,離別之情難以言表。但只要攜手同行,相互陪伴一程,就是多么美好,這份情誼將永遠銘記在心間。
賞析:
《感秋扇》是蘇轍的作品,該詩以秋天扇子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通過描繪扇子經過秋天的風吹,看起來像凋謝的荷花,畫上的圖案又像是舊時的松蘿,詩人抒發了自己對世事變遷和個人處境的疑問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團扇經秋似敗荷,丹青彷佛舊松蘿”通過對扇子的描繪,將秋天的凋零和歲月的流轉與人的命運聯系起來,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意境。秋天是世間事物凋零的季節,扇子經過秋天的風吹,襯托出歲月的滄桑和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一時用舍非吾事,舉世炎涼奈爾何”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個人處境的無奈之情。詩人暗示,有時候放下一些事情并非個人的選擇,個人對于整個世界的興衰和冷暖能做出什么樣的改變呢?
接下來的兩句“漢代誰令收汲黯,趙人猶欲用廉頗”涉及歷史典故,暗示古代政治中的人事變遷。漢代的統治者誰讓收汲黯離開的?而趙人仍然希望能夠利用廉頗。這些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
最后兩句“心知懷袖非安處,重見秋風愧恨多”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悔恨之情。心懷某種事情的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寧,再次感受到秋風,讓作者感到愧疚和懊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