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歸二首 / 作者:蘇轍 |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
念我客汝南,無與具朝食。
翩然乘肩輿,面有風土色。
許蔡雖云近,傳舍三經夕。
衰老累汝曹,愧嘆心不懌。
磨刀鱠縷紅,洗盞酒花白。
母老行役難,女來生理葺。
外孫跨鞍馬,遇事亦閑習。
居然數口家,解我百憂集。
厄窮須父子,他人非所及。
|
|
思歸二首解釋:
《思歸二首》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和家人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思歸二首
我老不待言,
有女年四十。
念我客汝南,
無與具朝食。
翩然乘肩輿,
面有風土色。
許蔡雖云近,
傳舍三經夕。
衰老累汝曹,
愧嘆心不懌。
磨刀鱠縷紅,
洗盞酒花白。
母老行役難,
女來生理葺。
外孫跨鞍馬,
遇事亦閑習。
居然數口家,
解我百憂集。
厄窮須父子,
他人非所及。
譯文:
思歸二首
我已年邁不再言語,
我的女兒已四十歲。
我思念我作客汝南,
無法與她共享朝食。
我輕盈地乘坐肩輿,
面帶著故土的色彩。
雖然許蔡離這里近,
但傳達消息已三經夕。
衰老的我使你們累垂,
我為此感到愧疚和沮喪。
我磨刀時紅線纏繞,
我洗盞時酒花如雪白。
年邁的母親難以勞作,
女兒卻來修整家務。
我的外孫騎在馬上,
遇到事情也能從容處理。
在這個小小的家中,
解除了我的百憂集。
困厄和貧窮必須父子共承擔,
別人無法理解其中的艱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蘇轍對家鄉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我"年邁而不再言語,思念作為客人在汝南的家鄉,卻無法與女兒共享朝食。作者通過"翩然乘肩輿,面有風土色"描繪了自己輕盈地回家的情景,同時也展現了對家鄉土地的眷戀之情。
然而,雖然離許蔡很近,但由于傳達消息的困難,已經過了三個時辰。作者感到自己的衰老給家人帶來了負擔,因此愧疚和沮喪。他用"磨刀鱠縷紅,洗盞酒花白"來形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務,折射出他對家人的關愛和細致的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家中的情景。老母親已經年老難以承擔勞作,女兒則來承擔起照料家務的責任。外孫則是活潑而自在,處理事情也很從容。這個小小的家庭讓蘇轍解脫了百憂,但作者也意識到貧窮和困厄只能由父子共同承擔,無法由他人所及。
整首詩抒發了蘇轍對家鄉和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家庭責任的擔當和對人生困境的認知。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詞給人以溫暖和親切的感覺,引發讀者對家庭、親情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