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古樂府二首·襄陽樂 / 作者:蘇轍 |
誰言襄陽苦,歌者樂襄陽。
太守劉公子,千年未可忘。
劉公一去歲時改,惟有州南漢水長。
漢水南流峴山碧,種稻耕田泥沒尺。
里人種麥滿高原,長使越人耕大澤。
澤中多水原上乾,越人為種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漢水魚多去滿船。
長有行人知此樂,來買槎頭縮項鳊。
|
|
襄陽古樂府二首·襄陽樂解釋:
《襄陽古樂府二首·襄陽樂》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襄陽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景象。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襄陽古樂府二首·襄陽樂
誰言襄陽苦,歌者樂襄陽。
太守劉公子,千年未可忘。
誰說襄陽悲苦,歌唱者卻是對襄陽的歡樂歌頌。
太守劉公子,千年來一直被人們銘記。
劉公一去歲時改,惟有州南漢水長。
漢水南流峴山碧,種稻耕田泥沒尺。
劉公離開后歲月更迭,只有襄陽南部的漢水依舊長流。
漢水向南流過青山,稻田中農民辛勤勞作,泥土掩沒了尺寸。
里人種麥滿高原,長使越人耕大澤。
澤中多水原上乾,越人為種楚人食。
村民們在高原上種植著麥子,使越人在大澤地上耕作。
澤中水多,地面卻干燥,越人為種植楚地的糧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漢水魚多去滿船。
長有行人知此樂,來買槎頭縮項鳊。
古代常常使用火耕和水耨的方式農耕,漢水中的魚多得裝滿船只。
有許多行人了解這種愉悅,他們來購買槎頭和縮項鳊(一種魚)。
詩意和賞析:
在《襄陽樂》這首詩中,蘇轍以歌頌的口吻描繪了襄陽的繁榮景象。他通過描述襄陽的農耕和水產資源的豐富,表達了人民的幸福和生活的富裕。詩中劉公子的名字被提及,暗示了劉公子對襄陽的貢獻和功績。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襄陽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襄陽的喜愛和對農耕生活的贊美。
這首詩詞以平易近人的語言展現了當時襄陽地區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的富裕生活。通過描述農田的豐收和水產資源的豐富,詩中傳遞出一種安樂、幸福的氛圍。蘇轍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襄陽的富饒與其他地區的貧乏進行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襄陽的獨特之處。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襄陽的熱愛和對農耕生活的向往,彰顯了宋代文人對鄉土生活的情感依戀。
這首詩詞以其質樸自然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體現了蘇轍的寫作風格。它既展示了襄陽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又表達了作者對鄉土生活的向往和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贊美。整首詩詞通過對襄陽樂土的歌頌,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并向讀者傳遞了一種歡樂和富足的氛圍。
總之,《襄陽古樂府二首·襄陽樂》這首詩詞以其生動的描寫和對鄉土生活的贊美,展現了襄陽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它是蘇轍的一首優秀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