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竹 / 作者:蘇轍 |
病竹養經年,生筍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圍,更聽三年後。
蕭疏盡椽桷,無復堪作帚。
吾廬適營葺,便可開戶牖。
秀色到衣冠,清風蕩塵垢。
物生恨失養,養至無不厚。
斧斤日摧剝,陰陽自難救。
閑居玩草木,農圃即師友。
養人如養竹,舉目皆孝秀。
|
|
養竹解釋:
《養竹》是蘇轍(1039年-1112年)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竹養經年,生筍大如母。
我養了這竹子好些年,它的新筍已經長得和它的母體一樣大了。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開始時,我將它從林中放出,現在它已經長得茂盛,可以供人們享用。
欲求五寸圍,更聽三年后。
我希望它的莖圍可以達到五寸,但我也知道這需要再等三年。
蕭疏盡椽桷,無復堪作帚。
它的竹枝稀疏,不再適合做掃帚了。
吾廬適營葺,便可開戶牖。
我家的房屋修繕好了,可以打開窗戶。
秀色到衣冠,清風蕩塵垢。
竹子的美麗展現在它的外表上,清風吹拂可以將塵垢吹走。
物生恨失養,養至無不厚。
萬物都有生命,它們會因為缺乏養護而感到悲傷,只有充分滋養它們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斧斤日摧剝,陰陽自難救。
斧頭和鋸子每天都在剝削它,陰陽力量也無法阻止這個過程。
閑居玩草木,農圃即師友。
在閑暇中,我喜歡欣賞草木,田園也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養人如養竹,舉目皆孝秀。
養育人才就像養護竹子一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孝順出色的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養竹的經歷和感悟。通過對竹子的養護和觀察,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生命的關懷和孝道的思考。他將竹子的生長與人的成長相類比,強調養護的重要性,并表達了對于孝順美德的崇高贊美。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人文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現出蘇轍深邃的思想和文化素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