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陳憲郎中竹軒 / 作者:蘇轍 |
家有修篁綠滿軒,趨庭詩禮舊忘言。
凌霜自得良朋友,過雨時添好子孫。
試翦輕筠扶野步,旋收涼葉煮清樽。
風流共道勝桑梓,鄰里何妨種百根。
|
|
寄題陳憲郎中竹軒解釋:
《寄題陳憲郎中竹軒》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優美的家庭環境和友誼的重要性。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中有一座修竹茂盛的小軒,綠葉滿目,使人忘卻塵世的喧囂。在這里,我忘記了世俗的言辭,追求著古代的詩禮之道。竹軒中的竹子挺拔而自得其樂,就像是良朋好友般陪伴著我度過寒霜。時光如雨水般流轉,不斷地帶來新的后代。我嘗試著剪下輕盈的筠竹,為野外的步行者提供支撐,然后將涼爽的竹葉收集起來,煮清酒在清晨享用。這種風雅和文雅的生活方式勝過了那些貴族子弟的家鄉,不必羨慕鄰里之間種植百根竹子的豐碩成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家中修竹茂盛的小軒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美好的家庭生活。蘇轍通過綠竹的景象,表達了對于遠離塵囂、追求詩禮之道的向往。他在這個竹軒中忘記了世俗的爭斗,專注于追求古代的文化和道德準則。
詩中提到的竹子象征著友誼和良朋,它們在寒霜中自得其樂,可以理解為友情在困難時期的支持和陪伴。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家庭的熱愛和對于后代的期望,通過比喻時光如雨水般流轉,不斷帶來新的子孫。
蘇轍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詩意相結合,剪下輕盈的竹子為野外行人提供支撐,收集竹葉煮清酒,體現了一種精致而雅致的生活態度。他認為這種風雅和文雅的生活方式勝過了那些富貴人家的家鄉,不需要嫉妒鄰里之間種植百根竹子所帶來的成果。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美好的家庭環境和友誼的重要性,展現了詩人對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于傳統文化的推崇。同時,詩人通過竹子的形象和家庭生活的細節,傳達了對于友情、家庭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