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不作詩呈王適 / 作者:蘇轍 |
憐君多病仍經暑,笑我微官長坐曹。
落日東軒談不足,秋風北棹意空勞。
懶將詞賦占鸮臆,頻夢江湖把蟹螯。
筆硯生塵空度日,他年何用繼《離騷》。
|
|
久不作詩呈王適解釋:
《久不作詩呈王適》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久不作詩呈王適
憐君多病仍經暑,
笑我微官長坐曹。
落日東軒談不足,
秋風北棹意空勞。
懶將詞賦占鸮臆,
頻夢江湖把蟹螯。
筆硯生塵空度日,
他年何用繼《離騷》。
譯文:
我憐憫你多病經歷了這炎熱的夏天,
你嘲笑我微不足道的官職長時間地坐在辦公室。
夕陽西下時,東軒的談話不足以填滿心靈,
秋風吹過北方的船只,意義空虛而勞累。
我懶得寫詞賦,只占據梟雄的幻想,
經常夢見江湖的景象,握住螃蟹的鉗子。
筆和硯臺生滿塵埃,徒然度過日子,
那么多年后,還有什么意義去繼承《離騷》的精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的自嘲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詩人蘇轍自稱為微官,對于自己的官職微不足道感到無奈和無力,因此他被嘲笑為長時間坐在辦公室里的曹操(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權臣,被認為是權謀之人的代表)。
詩中的落日和秋風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無法挽回的時光。詩人坐在東軒(東方的亭子)沉思,他感到無法滿足于瑣碎的談話和虛無的忙碌,內心空虛而勞累。
詩人表示自己懶得寫詞賦,只占據著一種幻想,暗示他已經迷失在現實生活和理想之間。他頻繁地夢見江湖的景象,握住螃蟹的鉗子,暗示他對于江湖的向往和對于力量和權謀的幻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無奈和迷茫。他的筆和硯臺被塵埃覆蓋,象征他的才華被荒廢,一天天虛度。他在問自己,往后的日子里還有什么意義去繼承《離騷》這樣的偉大作品。這里,《離騷》指的是屈原的詩篇《離騷》,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學的杰作,詩人暗示自己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和價值。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對生活的思考為主題,揭示了詩人對于自身處境的無奈和迷茫,以及對于現實和理想的沖突和矛盾感。
|
|